无论如何,都请记住,长辈给孩子压岁钱,是出于对孩子的期许和祝福,更是借此机会,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。
其实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,生怕孩子没有合理使用这笔钱,随意挥霍,更有甚者,拜金,和同学攀比,所以家长才直接“没收”。
其实在春节收红包这个时间点,正是教会孩子认识压岁钱背后的文化意义,认识金钱、培养消费观的大好时机!
春节期间,借着孩子收到压岁钱的高兴劲,可以给孩子们说说这背后的文化意义:
压岁钱是汉族的春节传统,压岁钱不仅仅寓意着长辈保佑晚辈健康,更多的是承载一种祝福,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,是爱的传递。
压岁钱作为孩子接触的“大收入”,其实也是父母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的好机会。
发现没有,大多数孩子对于钱的认知十分有限,只知道它用来买东西,并不知道其他用途。因此,这是一个树立孩子正确金钱观的绝佳时机。
只有20%的孩子,知道钱是父母辛苦工作而来,有很多孩子以为钱就是直接从爸爸妈妈的钱袋里拿出来的。
孩子对于金钱的错误认知,导致平常花钱大手大脚,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游戏、直播等,一夜之间将父母积攒的钱统统花光。
如果可以的话,每隔一段时间,就带着孩子体验何为赚钱,无论是自己做点小手工在小区内售卖,还是去超市体验小小收银员。
k8凯发官网
有些父母会向孩子灌输“我们家不差钱,以后这些钱也都是你的”,这样的错误观念,久而久之,孩子就养成了“金钱万能”观。
金钱确实可以买到很多东西,但是它买不到知识,买不到他人对你的肯定和尊重,买不到朋友,买不到家人,买不到健康,买不到爱……
我们把钱花在你的身上,是我们对金钱的支配自由,并不意味着这些钱你能够随意动用。
在将来,你也一样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金钱,这样获得的钱,才是真正属于你的。
有些妈妈会通过让孩子分清“想要”和“需要”,来培育孩子的金钱观,其实这是不够准确的,因为在很多情境下,“想要”和“需要”的概念是模糊的。
在一堆“想要”中挑选什么是“真想要”什么是“假想要”,是需要父母的观察和引导,还有时间的积累。
通过“真想要”的选择,孩子会逐渐养成和金钱的良好关系,并从中学习支配金钱的正确方式。
因此,当你看见你的孩子拿到压岁钱,兴高采烈地把他们放进自己的小包包里,就应该意识到,这是教他们理财的最好时机之一。
4~6岁是培养孩子金钱观的最佳时期,而他们的金钱观培养,重点在于了解基本概念,尤其需要加深孩子对于“小钱”和“大钱”的理解。
上了小学的孩子,需要重视习惯的培养,无论是学习习惯,还是关于用钱的习惯。
每周给孩子一点零花钱,让他学会自己合理安排开销或是储蓄,从日常中逐渐尝试金钱管理。
上了初中后,孩子应该学习和了解更加健全的理财知识,例如学会制定每月的收支计划,并定期回顾和整理,做好收支平衡。
还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金钱决策、或是理财计划中,让孩子了解家庭每个月的收入、支出、花费、预算等。